天气热了起来,给孩子驱蚊又成了重中之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很多家长表示,给孩子喷了驱蚊液,但孩子还是会被咬,这是为什么?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注意三个问题:
① 给孩子选的驱蚊液中的驱蚊成分是否有效;
② 有没有根据出行时间选择合适浓度的驱蚊液;
③ 裸露皮肤是否全部涂抹。
关于这三个问题,今天我们就详细说说。
1.这些驱蚊成分不安全!有效的只要这4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涂抹花露水、风油精等,但其实这些产品成分是不适合孩子用的。
以花露水为例,它的完整成分是保密且受保护的,我们很难知道这里面到底添加了什么,而且,就已知的成分来看,这其中主要包括:冰片、薄荷醇、人工麝香、金银花、人工牛黄等。
而薄荷醇,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尤其是婴幼儿,过量使用薄荷醇,可能引起癫痫、意识障碍、呼吸抑制等等不良反应。
早在 2015 年,台湾儿科医学会针对儿童使用薄荷醇发文警告:
薄荷醇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内服或者涂抹于鼻孔、脸部、胸部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药量较多,比较容易引起危险。
台湾儿科学会还特别建议:对于2岁以下婴幼儿,要禁止接触各种薄荷醇类的成份,孕期、哺乳期也不建议使用。
只从成分上看,花露水和风油精给孩子用真的不安全!
而花露水不安全的理由还不止这一条,有媒体曾发布过这样一条新闻:
一名7岁小女孩因害怕蚊虫叮咬,于是妈妈在她脖子上擦了一圈花露水,小女孩便跑去和哥哥玩耍,谁知一旁的哥哥正在玩打火机,小女孩的脖子瞬间被点燃,导致严重烧伤。
消防也曾做过实验,火源在距离花露水3cm处就可以被点燃,这是很可怕的!
由此可见,花露水中的酒精含量真不少,除了有烧烫伤风险,给孩子涂抹在皮肤被吸收,还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所以,给孩子用驱蚊产品,一定要选对成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疾控中心推荐的常见驱蚊成分只有这4种:
驱蚊酯:2个月以上的孩子可用;
避蚊胺:驱蚊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可直接涂抹在皮肤上,2个月以下的孩子禁用;
派卡瑞丁:2个月以上的孩子可用;
柠檬桉油:有过敏风险,建议3岁以上孩子使用。
对于2个月以下的孩子,建议直接使用物理驱蚊方式,更安全!
驱蚊成分选对了,但孩子还是会被咬,那就要注意一下浓度。
2.要想驱蚊效果好,还要关注浓度
在给孩子选择驱蚊液时,很多家长会忽略标注在瓶身上的驱蚊成分的浓度:
也就是说,同一种驱蚊成分,浓度越高,驱蚊效果越好,有效时间也越长。
常见的这4种驱蚊成分是通过干扰蚊子的感应系统来“驱赶”蚊子的,每种驱蚊成分的浓度都有其对应的有效时间:
家长可以参考表格信息,结合出行时长、出汗情况等来给孩子选择适合浓度的驱蚊产品。
除了选择合适的驱蚊液和注意浓度,使用驱蚊液时还要把所有裸露皮肤都照顾到!
3.驱蚊液只在涂抹部位生效!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涂抹驱蚊液时,只喷洒在衣物或局部皮肤上,但其实,驱蚊液只在涂抹过的区域有效,未涂抹的部位并不能被覆盖到。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涂抹驱蚊液的时候要均匀地涂抹在孩子裸露的皮肤上,如果孩子穿的衣服过于轻薄紧身(蚊子有可能穿透衣物叮咬)时,也要涂抹驱蚊液,如果蚊子没办法穿过衣物叮咬孩子,那就只涂抹裸露皮肤即可。
建议选择走珠或者乳液形式的驱蚊液,方便涂抹,如果是喷雾形式,家长可以喷在自己手心,再用手给孩子涂抹全身。
夏天的蚊子确实很难完全防住,如果孩子被蚊子咬了,家长也要知道相应的护理方式。
4.孩子被蚊子咬了这样护理!
如果在“重重防护”下,孩子还是被蚊子“趁虚而入”,家长可以这样护理:
● 如果只是轻微肿胀,轻度瘙痒,可以采用冰敷的方法给孩子缓解不适;
● 如果孩子被叮咬后特别痒,总是抓挠,可以用炉甘石洗剂给孩子缓解痒感,但如果已经破皮了就不要再用了;
● 被咬后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严重肿胀、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迷等,应尽快就医!
除了注意成分和浓度之外,给孩子使用驱蚊液,家长还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初次使用,可以小剂量涂抹在局部皮肤,看有无不良反应,要是有过敏等反应,那就不要再用了。
夏天保护孩子不被蚊虫叮咬是很重要,但安全更重要,所以能使用物理驱蚊方式还是尽量物理驱蚊,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要用任何化学驱蚊产品。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