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 据日本《产经新闻》5月6日报道,人工冬眠研究不断进展。这不仅有利于治疗疾病,将来还可能让人类在宇宙飞船内冬眠,以及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团队负责人砂川玄志郎指出:“冬眠将大大改变人类社会。”《产经新闻》就冬眠生物学研究目标和未来前景对砂川进行了采访。
问:冬眠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
(资料图片)
答:冬眠给人留下的较强印象是体温下降,这在本质上对于动物而言是一种终极节能状态。在没有食物的时候,暂停进食,减少能耗,身体不活动,体温重新设定为较低水平。由于脑耗能非常大,所以为了节约能量,在冬眠时恐怕也会失去意识。
问:人类也会冬眠吗?
答:我认为人类可以冬眠。理由之一是,有冬眠的灵长类动物。例如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会冬眠。灵长类动物的特征是脑非常大,冬眠时即使身体代谢下降,也不会有任何损伤,可以安然度过一个冬季。我认为这是人类可能可以冬眠的很大依据。
人类在哺乳动物中类型较大。也有人认为,大型动物无法冬眠。例如,与松鼠、仓鼠不同,熊在冬眠时体温只能下降至33度,再加上身体会活动,所以曾一直有人说不知道熊是否真的在冬眠。本世纪10年代的研究结果显示,熊单位体重耗氧量与冬眠动物无异,由此可知熊是冬眠的。
也就是说,即使灵长类动物和像熊这样的大型动物,也是可以冬眠的。如此看来,人类无法冬眠的理由似乎基本没有。人类穿衣服,开暖气,不冬眠的理由有很多,但如果想要冬眠,作为生物而言无法冬眠的理由比较少。人类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失去了冬眠能力,但如果认真弥补,能够冬眠是十分可能的。
问:也有人雪山遇险后生还。
答:在数周没有意识、不吃不喝的状态下,如果是正常体温则会死去,低温生还的例子古今都有。
我认为,人类是有冬眠潜能的,虽然不是人人如此,但有些人是有冬眠体质的。
问:让人类冬眠,有什么用呢?
答:人工冬眠有利于治疗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这些疾病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早实施治疗。如果血管堵塞30分钟以上,则细胞会逐渐坏死,即使血流恢复,预后也变差。从发病到恢复血流,目标是30分钟,但难度相当大。但是,如果通过用药让病人处于接近冬眠的状态,则代谢减缓,病程进展变慢,更多的人会得到救治。这是儿科医生出身的我希望在20年以内实现的一个大目标。
人工冬眠还可以有效用于进军太空。将来会有这样的时代:人类乘坐宇宙飞船几十年,前往非常遥远的星球。如果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冬眠减少能量消耗,则不需要带供几十年吃喝用的粮食、水和氧气,可以带更多其他物品,这具有重大意义。宇宙飞船容量有限,为了提高将人送往火星的效率,也不妨让人在旅途中冬眠。
问:在地球上的利用方法呢?
答:如果能轻松实现数小时的冬眠,则海外出差之际,如果在飞机上冬眠,既不会累,也不用进食。如果在此期间停止老化,那就更好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通往未来的一个选项,也可以利用人工冬眠。
如果通过冬眠延缓衰老,则假若冬眠20年只变老一岁,那么可能有人愿意牺牲一年换来通往20年后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作为通往未来的选项,可以选择人工冬眠。
问:如果冬眠,寿命会延长吗?
答:遗憾的是,这一点尚不清晰。冬眠动物基本上寿命较长,但因果关系尚不得而知。于是,我们利用与筑波大学教授樱井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的、可以诱导其陷入接近冬眠状态的白鼠,研究冬眠是否会延长寿命,是否可以防止老化。老化也是化学变化的集合,我认为冬眠不可能不会延缓老化,我们将对此进行验证。
如果处于冬眠状态,则病程进展变慢。如此一来,例如,如果癌细胞增加速度降至通常状态下的百分之一,则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如果老化也会变慢,则结合抗老化治疗有望提高效果。
问:实用化的目标时间是?
答:应用于治疗的数小时冬眠将在20年后实用化,有效用于太空旅行的冬眠将在40年后实用化,根据自己意志任意选择时间冬眠或将在60年后实现。不过,如果有更多科研人员参与这一领域,时间可能提前。
来源:参考消息网